院长办公室。

  

  谭友铭回到办公室慢悠悠的泡了杯茶,悠哉悠哉的坐下来喝着茶哼起了小调儿,他的心情明显很不错。

  

  在确定张硕进入高院担任研究员时,他就开始想着张硕毕业的事情了。

  

  博士论文答辩后就能拿到博士学位,然后正式入职。

  

  现在张硕是挂职在高院,和正式入职还是不一样的,正式入职是成为高院的研究员,享受教职工的一切福利待遇,出去以后代表的也是高院,而不会说起另一个身份--博士生。

  

  博士生的身份,说出去会让高等研究院有些尴尬。

  

  张硕有了那么多的成果,依旧还是个博士生?

  

  好多人都说起这个问题。

  

  这次的数学会会议上,就有好多老朋友笑谈着张硕依旧是博士生,半打趣的说道,“你们苏东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要求还真是高,四大刊都发了三篇论文,还毕不了业。”

  

  “按照你们这个要求,我们大学的博士就没有一個能毕业!”

  

  谭友铭想想都有些好笑。

  

  他拿出了手机找了个群组,发了个消息,“我们学校的张硕,明天要进行论文答辩,谁有兴趣来当个校外专家评审?”

  

  “只有一个要求:明天下午之前必须赶过来!”

  

  群组里立刻热闹了。

  

  这个群组里,都是一大堆的数学教授、院士,看到消息马上踊跃的报名。

  

  谭友铭的要求有点苛刻,主要是时间上的要求,距离远一些的就要赶时间过来,但说要当评审的人还是很多,甚至还有首都大学的数学院士报名,说是要连夜坐飞机过来。

  

  他们都想过来沾光。

  

  张硕才25岁就完成了这么多研究,未来前途必定是一片光明。

  

  到答辩组当个专家评审,以后说出去也会很有面子,回来以后还能吹吹牛,多好的谈资啊!

  

  谭友铭最后选择了两个距离近一些院士,一个是金陵大学的杜晟院士,另一个是东港交通大学的钱智桐院士。

  

  金陵和东港距离苏东都不远,开车过来两个多小时也到了。

  

  对面。

  

  张硕觉得时间有点儿紧,他的论文还没有全部完成,尤其是格式还是要校对一下,毕竟是毕业论文,要存档的。

  

  他还是先和计算中心沟通一下时间,约定是下周三过去。

  

  周一,论文答辩。

  

  周三,去计算中心做验收报告。

  

  时间很紧。

  

  计算中心的项目验收组,其实就是曹孟波的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团队。

  

  在物理中心的项目会议上,所长吴建宁确定把项目分开以后,计算中心这边就轻松多了,项目就抓在自己手里,不需要牵扯其他的事务,只需要组建个好团队就够了。

  

  他们有和张硕的合作项目,只要按照张硕规划完成算法就可以了。

  

  曹孟波组建的团队也不限于计算中心。

  

  计算中心和实验物理中心是两个机构,但实际上,两者的关系可以说密不可分,有很多研究员属于计算中心,却在基础实验组、cp组,或是其他物理中心的团队工作。

  

  同时,也有物理中心的研究员在计算中心工作。

  

  高能所每一个大方向的研究,都需要进行基础实验、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可不只是计算中心的工作,像是粒子对撞实验的初步分析,还需要国内的高校合作组帮忙。

  

  那些独属于计算中心的研究,一般都是纯粹的算法以及算力、平台搭建。

  

  只要牵扯到实验,就肯定少不了实验物理中心。

  

  两个机构是直接相连的。

  

  所以曹孟波组建的团队也有物理中心的人,他邀请了物理中心的学术组长石秋玲,以及长期在cp组工作的主任级研究员程耀兴,还有基础实验组的研究员刘烨和廖振宇。

  

  四个重量级的人物加入,再加上鲍贺星、崔凯文以及他自己,新项目组的决策管理层就搭建好了。

  

  另一边,谭志明也建了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项目组。

  

  谭志明想邀请廖振宇、程耀兴加入,尴尬的是都被拒绝了,后来才知道他们加入了曹孟波的项目。

  

  他恨的咬牙切齿的,心里暗暗道,“你们不来我的项目,就后悔吧!”

  

  “曹孟波竟然幼稚到相信一个二十多岁的外人,就算是算法天才又怎么样?他只有一个人啊!”

  

  “一个人做的大型算法,肯定有很多问题……”

  

  谭志明想都觉得不可理解。

  

  后来,他邀请了基础物理组的另外一个院士--赵春华。

  

  赵春华的履历非常丰富,有十几年在核电站工作的经历,手下带的团队也非常有实力。

  

  现在年纪接近六十岁,大部分时间还是留在了实验物理中心,但他在基础物理组的团队依旧很有实力。

  

  赵春华也知道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有多重要,也决定加入谭志明的研究团队,还让组里的几个有实力的研究员加入。

  

  这样一来,谭志明团队就有了三个院士——谭志明、吴建宁以及赵春华。

  

  三个院士,每一个都有个大型研究团队,合在一起很轻松拉出一支队伍。

  

  谭志明还在归属cp组的研究基地找了个大型的计算机房当做项目基地。

  

  在召集了核心成员以后,他给整个项目组开了个会,明确要研究一种大型实验偏差分算法,“具体可以参照小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

  

  “也可以参照张硕在CHEP会议上的报告,但不是完全以他的思路方向进行研究,我们要找其他方向、想个新的方法。”

  

  “我们短期的目标就是明确研究方向,对算法进行规划……”

  

  ……

  

  张硕和计算中心沟通了时间以后,就继续修改毕业论文,忙了两个多小时,才全部完成。

  

  时间已经很晚了。

  

  他正要出门吃点儿东西,高晓红正巧走了过来,她手里还拎着餐盒。

  

  她把餐盒放在了桌上,眼神带着温柔的笑,“刚才和罗老师、孙兴利一起去外面吃,知道你忘了时间,特别给你打包送来的。”

  

  张硕感觉心里暖暖的,他说了声‘谢’就坐在沙发上吃起了东西。

  

  高晓红坐在一旁,开口道,“我顺便来问一下,计算中心那边怎么说?量子所要不要派人过去?”

  

  “定好是下周三。”

  

  张硕说了时间,想想道,“量子所也出三个人吧,找对那部分规划最懂的人,到时候,一起去计算中心。”

  

  他说完补充道,“验收也算项目里的工作,到时候,所有的花费都在经费里报销。”

  

  高晓红点了点头,“我明天就和邱院士说,让他们准备一下。”

  

  她坐在一旁看着张硕吃东西。

  

  张硕感觉怪怪的,他也能体会到高晓红看过来的眼神,似乎是……有点温柔,也有点复杂?

  

  他继续吃着东西,心里估算了一下,拿起手机要给高晓红转了一百块。

  

  高晓红扫了眼手机信息,不满道,“你这样,我就生气了。”

  

  张硕笑笑,“行吧,等我们从计算中心回来,摆庆功宴,一定叫你。”

  

  “肯定到。”

  

  高晓红展颜一笑。

  

  他们收拾收拾一起走了出来,对面的院长办公室也正好推开了门。

  

  谭友铭看着张硕,又看看高晓红,轻咳一声说了句,“张硕,明天下午一点答辩。”

  

  他说完赶紧走了。

  

  张硕瘪着嘴看向高晓红,无奈道,“这也是我办公室不好的地方之一,谭院长从来不早退,每次走的都很晚。”

  

  “扑哧。”

  

  高晓红感觉被误会有点尴尬,被这句说的直接笑了出来。

  

  ……

  

  第二天午饭后,张硕来到研究院楼时已经有很多人了。

  

  谭友铭、齐志详、王辉,再包括罗勇军、苏炳康等人都在,有的是在一楼大办公室,有的是在楼道里说话。

  

  齐志详拉着张硕过来介绍了两个人,一个是东港交通大学的钱智桐院士,另一个是金陵大学的杜晟院士。

  

  “还真是年轻,我今年没去大亚湾,可惜了,错过那么精彩的证明!”

  

  钱智桐满是赞叹的说道。

  

  杜晟摇了摇头,“我倒是去了,但是专业领域不一样,今天还不知道能不能听懂呢。”

  

  其他人都笑了出来。

  

  张硕和他们说了两句,就上楼拿了几份打印好的论文内容,再下来也差不多到了做论文答辩的时间。

  

  只有他一个人做答辩,时间倒是也卡的没有那么死。

  

  大家就是说笑的准备一下。

  

  谭友铭组建的答辩委员会有七个人,除了他自己之外,还有校外专家钱智桐院士和杜晟院士,其他还包括齐志详、马会春以及陈天泽教授,王辉担任答辩委员会的秘书。

  

  答辩委员会的硬实力很强,数学院士就有三位。

  

  但实际上,专业从事解析数论、算术几何研究的就只有钱智桐院士和陈天泽教授,另外也只有马会春涉及了数论的研究,其他人的领域都和解析数论无关。

  

  “不用担心。”

  

  谭志明笑道,“我看过他们的论文,张硕做的是最后的研究,算数几何只占据很少的一部分,其他都是偏微分方程、函数论的内容,还涉及一些逻辑论证。”

  

  “我本来是没太在意,你这么一说,我反倒紧张了。”

  

  杜晟问道,“牵扯这么多领域吗?”

  

  “有点复杂的,我有地方没看明白。”陈天泽道。

  

  陈天泽也是高院的研究员,他专业研究解析数论,发表过不少相关领域的成果,而且年纪只有四十岁。

  

  他才是答辩委员会的‘主力’成员。

  

  陈天泽的话让其他人开始担心可能会听不懂,过来当答辩组的评审专家,结果连内容就都听不懂,就有点儿尴尬了。

  

  很快,答辩正式开始。

  

  办公室里,答辩委员会的人坐成了一排。

  

  罗勇军、苏炳康,还有其他几个教授坐在边侧,明显是一副看热闹的态度。

  

  张硕手里拿着论文,站在一个大白板前说了起来,“我的论文标题是‘素数分布:杰波夫猜想,以平方数起始素数检验法为基础做证明’。”

  

  前面是标题,后面是解释性的副标题。

  

  “第一页写的是基础,孙兴利教授研究的平方数起始素数检验法,是一种平方数起始的素数判定方法。”

  

  “以此为基础,做几种算数几何方程的解集映射……”

  

  他边说边在白板上写了起来。

  

  伴随着张硕的深入讲解,一整排的答辩专家们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困惑之色。

  

  这是很正常的。

  

  张硕在会议上做报告的时候,能听懂的就只有寥寥几人,他们还是听过‘素数检验法’的报告,对于基础了解的很深入。

  

  杜晟、齐志详,都没有看过研究,专业领域也不一样,涉及到算数几何变换的时候,就有些听不懂了。

  

  他们想开口提问,发现其他人似乎听得懂,尤其是陈天泽,还不断跟着点头。

  

  他们也就没有开口。

  

  张硕讲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他围绕着映射解析展开了分析,做了一个非常精妙的转换。

  

  这一个转换步骤,也是被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称为‘精妙’的地方,数学证明的‘精妙’也就意味着理解的难度很高。

  

  张硕也知道理解的难度很高,他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释,边讲解还边问道,“明白了吗?”

  

  “这一步理解了吗?”

  

  “要不要我再讲一遍?”

  

  一整排答辩组的人互相看了看,发现就只有陈天泽没有扭头。

  

  钱智桐、谭友铭,都也已经处在了半放弃的状态。

  

  他们试图去理解,但非常的吃力,心里都想着直接跳过这一步。

  

  反正研究已经被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确认,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跳过这一步,后续再慢慢去理解就可以了。

  

  其他人也都是这么想的。

  

  张硕注意到了,他笑道,“那我就再讲一遍。”

  

  他又花了十几分钟,详细的讲解了这一步精妙的变换过程。

  

  数学,有个特点是,能理解就是能理解,不能理解,想理解就非常困难。

  

  张硕又讲了一遍以后,就只有钱智桐感觉自己重新跟上了思路。

  

  谭友铭则发现,听张硕讲解好像和自己研究也没什么区别,他弄不明白的地方,多数都是领域差别问题。

  

  他最擅长的领域是调和分析,但证明过程用到的是偏微分方程、函数论的方法,内容则是以算数几何研究起始的数论问题。

  

  领域差别太大了。

  

  其他评审中,杜晟、齐志详早就放弃了。

  

  马会春就是来凑个人头,他的研究涉及解析数论,但完全不涉及偏微分方程,解集映射的方法了解不多,到这一步也果断选择了放弃。

  

  王辉是答辩委员会秘书,他根本没有当自己是评审。

  

  在张硕讲解的时候,他还悠闲的给几个评审倒了茶。

  

  现在剩下的只有钱智桐和陈天泽,张硕也发现钱智桐和陈天泽听的很认真,其他的人眼神都有些飘忽了。

  

  他也没有在意,就继续讲起了内容。

  

  很快又到了一个难点。

  

  张硕又开始慢慢的讲解,把每一步精细到用到的定理和公式。

  

  这次钱智桐连续问了好几个问题。

  

  张硕很认真的解答后,钱智桐发现自己还是不太明白,他干脆挥了挥手,苦笑道,“算了算了,张硕啊,伱给陈天泽教授讲就好了,我们……都听不懂。”

  

  他转过头看向其他人,“你们就别不懂装懂了!”

  

  这话一出,顿时一片寂静。

  

  围观的罗勇军直接喷笑出来,王辉也跟着笑了出来。

  

  几个答辩专家纷纷低下头。

  

  杜晟都感觉很丢脸,大老远跑到苏东大学当答辩专家,结果听不懂报告内容。

  

  尴尬不尴尬?

  

  张硕平静道,“没关系,都是正常的,我在会议上做报告的时候,好像只有邱院士和朱浩教授全都听懂了。”

  

  “其中有些难点涉及到多个领域,确实有些难理解。”

  

  这话让在场众人轻松了不少。

  

  邱成文可是菲尔兹获得者,二十出头的年纪就被名校聘任为教授,是真正的天才数学家。

  

  朱浩教授,才只有不到五十岁,是国内数论领域最顶尖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还涉及其他多个领域。

  

  以朱浩的名气和成果来说,今年评个院士也是稳稳当当。

  

  这两人,可真比不了。

  

  ……

  

  在钱智桐开口以后,答辩流程就变成了陈天泽和张硕的一问一答。

  

  其他人都成了旁观者,干脆在办公室里闲聊起来。

  

  谭友铭、杜晟以及钱智桐直接写了评分,他们完全没有交换意见,都直接给了满分‘100’,他们都听不懂内容,想扣分都找不到理由。

  

  给打分了以后,他们就一起去了谭友铭的办公室。

  

  陈天泽对证明的研究很透彻,他只有几个不懂的地方,张硕就针对性的一一回答。

  

  等弄懂了最后一个逻辑问题,陈天泽赞叹道,“真是了不起的研究!”

  

  “后续这一部分内容不多,但是比孙兴利教授研究的判定法难太多了。”

  

  院长办公室。

  

  杜晟、钱智桐和谭友铭坐在一起,也正说着张硕的问题。

  

  钱智桐感叹道,“今天这一趟别看没听懂,但是收获很大,可算满足我的好奇心了。”

  

  “现在到处都在说张硕,我也想看看天才是什么样,果然啊!”

  

  “这个水平,不出意外,以后一定能拿到国际数学大奖!”

  

  杜晟也跟着点头,“现在舆论上还有很多报道,说张硕有多天才,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怪不得能让邱院士都竖起大拇指,他就是第二个朔尔茨!”

  

  谭友铭道,“好多人都把张硕比作朔尔茨,不过还是不一样,你们可能不知道,张硕对物理更感兴趣。”

  

  “啊?”

  

  “为什么?”

  

  杜晟赶忙道,“你可要拦住他,这可是数学的好苗子,去研究物理太浪费了!”

  

  谭友铭苦笑,“这是我能拦得住的吗?你看看他那些研究。”

  

  “两次国际物理会议,还牵扯一个未知物理现象,他和阿戈斯蒂尼的研究让高能所cp组的实验都暂停了。”

  

  “数学领域,张硕是完成了几个研究,但在物理领域,他都能影响大型实验了。”

  

  钱智桐和杜晟对视一眼,感叹道,“这就是天才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哦喜爱文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研从博士生开始,科研从博士生开始最新章节,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一点文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