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49章 刘琮和重臣商议开运河

作品:三国之我非豚犬|作者:乐府|分类:历史穿越|更新:2022-12-06 01:55:00|下载:三国之我非豚犬TXT下载
  “王躬!”

  “奴婢在。”

  “去把六部的主官们都叫来!”

  “啊?”

  “诺。”

  太极宫里的百官,随着刘琮的离去,三三两两地也离开了。

  讨论群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蒋琬和庞统几人,跟马良走在了一块。庞统率先开口道,“季常啊,你刚刚说的太过分了!王上纵使有千般不是,你也不能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如此数落他吧?”

  费祎继续道,“是啊,季常,更何况,王上不过是有些重情重义,爱民如子罢了,这些,能算得上缺点吗?”

  蒋琬接着道,“纵观历史,如王上一般的君主,便是百年也未见得能出一个啊。王上不过有些小过失罢了,人生在世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犯错呢?”

  听着几人的劝告,马良没有一丝动容,正色着开口道,“正因为王上万古圣王之姿,我们做臣子的,才更应该好好鞭策大王,需知楚国强盛与否,皆系于王上一身。”

  “四哥,那你也不能这样啊,你就算不考虑王上的感受,你也得想想我们马家的前途吧?若是王上发怒,马家满门族人便大祸临头了啊!”马良身边的马谡,甚至不顾自己弟弟的身份,有些气急了。

  马良顿住脚步,目光依旧坚定,“我还是那句话,为国家计,不避斧钺!”

  “哎!气死我了!你这个牛脾气啊!”蒋琬都气的直跺脚了。

  几人互相看看,没有再多说话了。

  “几位大人留步!”

  王躬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几位,王上召见六部主官,你们请吧。”

  密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几人对视一眼,蒋琬上前一步,拱手问道,“大内官,王上现在如何了?”

  王躬瞥了一眼马良,嗤笑着开口道,“有马大人在朝堂上言辞振振,王上正在气头上呢。”

  对于马良,王躬也是不怎么感冒的,当初,可不就是因为马良,自己才被刘琮惩罚了的吗?

  只不过他平日里不敢表现出来,现在,看到刘琮对马良发了这么大的脾气,王躬觉得,马良多半得完了,言语间不免有几分嚣张。

  “我说马大人,王上怎么着也是您的君父,所谓子不言父过,哪有臣子如此数落君王的?咱家虽然只是个阉人,可这点浅显的道理,咱家都明白,马大人不懂吗?”

  “你……”

  费祎一把拉住想要发作的马良,上前笑呵呵地拱手道,“多远大内官提点,我们几个会好好劝劝他的。”

  “行了,别耽误事了,王上还等着呢,马大人,你可要收住了,再气着了王上,恐怕谁都保不住您了。”

  刘琮在襄阳的王宫,比之许都天子刘协的皇宫,规模更为庞大,宫殿建筑群更为繁杂。

  连车架都是五匹马的,差一匹,就是天子所用的六马了,说实话,这已经是僭越了。但在这个时代,在楚国,谁会在意这个?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太极宫的西南侧,是麒麟殿偏殿,刘琮在这里等候着前来的臣子们。

  “王上,人都叫到了。”

  王躬站在偏殿门口,小心翼翼地开口对着里头说话。

  “让他们进来吧。”

  里头传来了刘琮中气十足的回应。

  “诸位大人,请吧。”

  来的不只有马良和庞统等人,蒯越,伊籍,周不疑等一系列的荆楚本地派官员也已经到了。

  “臣等拜见……”

  “那些个虚礼就免了吧,都入座吧。”刘琮已经换了一身便装,环视众人没好气地开口道。

  明显是刚刚被马良顶撞的还未消气,众人不敢多言,默默地入座坐下。

  扣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刘琮没有开口说话,整个殿内一片寂静,费祎捅了捅马良,马良有些不情愿地起身对刘琮拱手道,“王上,臣刚刚在朝堂上,冲撞了王上,请王上治罪。”

  “无妨,孤还不至于那么小心眼,大楚也从未因言治罪,入座吧。”

  马良主动低头,刘琮的语气缓和了不少。

  等马良再次坐下之后,刘琮对着众人开口道,“诸位,孤找你们来,是为了议一议淮河到长江的运河。”

  淮南一战,让刘琮意识到了提高后勤运输的重要性。

  这还只是从江南往淮南打呢,损耗便已经如此之大,再往北,那还了得?

  这会的刘琮更加地佩服诸葛亮了,六出祁山,五次北伐。从益州那山沟沟里进进出出,还能搅的魏国费很大的力气对付。

  蜀地,进出都不容易,诸葛亮凭借着一腔热血和神鬼般的智谋,愣是组建了一支北伐大军。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运输粮草辎重的。

  众人对视一眼之后,刚刚坐下的马良不顾身边费祎和马谡的拉扯,再次向着刘琮拱手道,“王上,淮南之战刚刚结束,此时,大楚不宜再大兴土木啊。”

  刘琮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开口道,“季常啊,你好歹也是六部主官之一,你这急性子什么时候能改改啊,就不能等孤把话说完?”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马谡拉住还想要说话的马良,抢先向着刘琮道,“王上,臣之前收到过李严和邓芝的来信,从淮南至扬州,修一条如此宽大,且足够容纳水师战船的运河,恐怕要耗费不少人手和财政啊。”

  刘琮呵呵一笑,“这个孤自然知道,但为了今后北伐的后勤运输,也为了增加淮南和江南的联系,此河,孤非修不可!”

  淮河到长江,400里的距离,挖出这样一条规模的运河,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可在刘琮看来,北方到了隋唐时期,就已经开始贫瘠,反而是南方哪怕到了后世,依旧富庶过北方。

  唐代的几个皇帝都曾经去洛阳就食,从这里便可以看出,几百年后的关中残破、贫困成何等模样了。到了宋代,赵匡胤定都开封都不考虑关中。

  北方历经战乱,到现在,关中已经历了秦国和汉朝数十位皇帝了。后世有一句话,关中的黄土埋皇帝。

  无论是陵墓工程还是皇家的宫室修建,关中附近的资源都被占据了大半,土地也逐渐贫瘠。

  以一统天下为目标的刘琮,需要早早的做好打算。这个时代的蛮夷远不如隋唐时期强悍,不趁早动手,弄些免费劳动力过来。除了他这个开国之君,后人谁有魄力干这事?

  以现在的局势看,曹操铁定活不过自己,就算曹操在的时候灭不了魏国,有生之年刘琮也一定要一统天下。

  那么所谓的五胡乱华也就不会出现,因为乱世而膨胀的世家也不会崛起。为了南北的平衡,为了整个华夏的交流融合,运河非挖不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哦喜爱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之我非豚犬更新,第449章 刘琮和重臣商议开运河免费阅读。s.oxiai.com